語音導遊介紹:2分04秒

過了便母橋便是周王二公書院,說是書院但裏面安卻放了兩個神主牌,那便是供奉兩位清朝官員 – 兩廣總督周有德及廣東巡撫王來任二人,稱作周王二公。清朝那麼多官員,為何偏偏特別供奉他倆?原來是跟介紹樹屋時提及的遷界令有關。正如先前所述,清朝初時期,明朝遺臣鄭成功佔據台灣作基地 ,進行抗清活動。於是清政府為斷絕沿海居民對其接濟,於是下令禁止平民揚帆出海,更要求沿海居民遷入內地。當遷界界址一經劃定後,更有騎兵入駐要求居民限期三日遷至內地,為防止民眾返回,還要求焚毀田地居所。朝廷還派士兵日夜駐守,如果百姓出界就要被處死,或者被視為海賊而被斬首,界限以外的沿海地帶,鹽場、田地均被廢棄。一時之間,千餘里的海岸線上,無論窮富男女老少都被迫丟棄財物,倉皇遷移,路途死傷慘重,顛沛流離民不聊生,造成長達廿十多年的一場大災難,被形容為野蠻政策 。而兩廣總督周有德及廣東巡撫王來任先後向康熙上疏,力陳遷海令對廣東地區造成的禍害,數年後清廷終批准復界及容許居民回鄉居住。復界及居民生活穩定下來後,錦田居民倡議於村內建立周王二公書院作為感謝周、王二人之恩德及同時用作校舍教育子弟。於是建成書院,並搭戲台酬神,舉行打醮。以後每十年一屆建醮,超度遷界亡魂及祈求平安,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。

返回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