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音導遊介紹:1分46秒

賊贓交易乃黑社會的收入來源之一。提起賣賊贓,香港有一條街以前會幫黑社會轉賣賊贓?所指的就是有「古董街」之稱的摩羅街。

「摩羅街」之所以有這種叫法,相傳在香港開埠之初,這裡因建有印度廟宇,吸引不少印度人聚居。由於當時的人會稱印度人為「摩羅」。

話說回來,由於賊贓又叫「老鼠貨」,來這裡尋寶的買家,仿如貓兒搜捕老鼠一樣,於是摩羅街又有「貓街」(Cat Street)的可愛別稱。幸好,有關方面後來對摩羅街進行整頓,趕絕不良商戶,令人買得放心。

今日,走到摩羅街上,你會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,因為全街差不多都是舊電影海報、報紙、雜誌、月曆等特色東西。

除了「貓街」的別稱,摩羅街亦有另一個叫法,卻沒那麼可愛了,那就是「寡婦街」:話說在1860年,廣東四邑(位於珠江三角洲以西,四邑是指廣東省新會、開平、台山、恩平四個縣​​)爆發一場本地人與客家人爭奪地方資源的衝突。

當時,原籍開平的香港富商譚三才(西營盤「譚里」就是跟其有關),招募了多名曾服役的印度士兵。譚氏向士兵提供軍火趕赴新會增援,惜最後卻被敵軍打敗,死傷枕藉。由於這些印度士兵多聚居於摩羅街,結果留港的家眷不幸成為寡婦。

返回路線首頁

简 » EN » 日本語 » 한국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