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音導遊介紹:1分45秒
這家在香港有四間分店,並屹立多年的餐館,食物味道方面,坊間評價好壞參半,有些人認為名氣大過食物質素,也有遠道以來為想念這裏的名物 – 乳鴿、瑞士雞翼、梳乎厘。但一家歷史悠久至可以出版書籍說其故事的餐廳,至少也值得一嚐其風味。
「太平」餐館的名字由來,不要以為是戰後「太平」而起,其實只是由於餐廳成立於廣州「太平沙」這個地方而取名「太平館」。反而老闆徐氏兄弟及家人是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,在日本侵華初期的一九三七年,帶同廚師南下逃往香港另設新店。太平館餐廳不但是香港豉油西餐的始祖,也是大中華第一間華人經營的西餐館;成立已經是「咸豐年咁耐」一八六零年(清咸豐十年)在廣州成立,至今已超過一百六十年歷史,並且是由同一家族經營至現時的第五代。餐廳一直走高檔路線,香港及廣州分店都曾經有不少名人光顧,在蔣介石的自傳及孫中山的演講中,都曾出現過太平館餐廳的名字。
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,四家餐廳的招牌中的「太平館飡廳」,把「餐」字寫成了「飡」字。該招牌是民初知名書法家陳荊鴻的手筆;而這個「飡」字跟「餐」字意思相同,是一個古字,現時已經幾乎沒有人再用,字型是「有水又有食物」的意思。